这段时间,地坛公园“跳墙”“看海”、朝阳公园“簪花”等新式拍照方式在社交平台走红。几堵红墙、一片砖影、一组游乐设施,就能“打造”出“飞檐走壁”“面朝大海”“头上簪花”的即视感。年轻人用独特的视角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,给传统公园注入了青春气息。
近日,地坛公园拍摄的“跳墙”照在社交平台上火了。画面中的人物在两面红墙之间凌空跃起,乍一看,仿佛“跳”到了墙上,好似武侠片中的飞檐走壁,动感十足。
拍摄了打卡照的付勇帅介绍,拍摄地在地坛公园方泽坛。“其实,前后几面墙的高度一致,摄影师站在高处,通过借位就能拍出‘踩’在墙上的效果。”付勇帅笑着说,“这个红墙边的机位不少网友分享过,大家大多是站在墙前拍照,我想来点儿不一样的。”作为一名户外爱好者,付勇帅之前就常拍摄动态的“跨栏式”照片,通过借位“跨”过太阳。这次在方泽坛,他灵机一动,站在中间的墙前起跳,摄影师站在高处俯拍,就仿佛“跳”上了前面的墙。付勇帅建议,最好在中午前拍摄,顺光条件下色彩更饱满。
“跳的这个创意好!”“真会玩!”“跳起来的姿态超赞。”网友们刷到付勇帅的分享后,纷纷在评论区点赞,还有人留言准备去实地尝试。
除了新晋走红的“跳墙”打卡照,拍摄地坛公园“看海”照也是持续了几年的热门打卡活动。在阳光的照耀下,地坛东门附近墙上砖块的纹理和树影交织,宛如波光粼粼的海面,再搭配上长椅,就能拍出“公园看海”的浪漫画面,这一巧思吸引了众多游客用镜头捕捉这份意外的美好。
创意不止于此。在朝阳公园,年轻人借助“落日飞车”玩出了新花样。当落日飞车座椅旋转至高点,找准角度仰拍,落日飞车仿佛成了点缀于头顶的“簪花”,画面浪漫又俏皮。“在网上看到有人这么拍,觉得特别有意思,就特意来朝阳公园打卡了。我试了好几个位置,才找到了合适的机位,赶紧拍了好几张照片。”研一学生罗婷说。
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,年轻人的旅行方式已不再是过去的传统模式,而更多体现出“我的旅行我做主”的风格。过去是“我围着景点转”,如今的年轻人更愿意“景点围着我转”,自己定义和打造什么是值得打卡的景点。他们用一双充满想象力的眼睛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,并通过分享让更多人去欣赏与效仿。
“这种创意打卡方式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,见仁见智,每个人都可以尝试。这有助于避免跟风扎堆游带来的糟糕旅行体验,也让旅游有了更多选择。”马亮说。
受访者供图
(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融正配资-股票账户配资-专业股票配资-个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